<cite id="ae5go"></cite><cite id="ae5go"></cite>
<blockquote id="ae5go"><strike id="ae5go"></strike></blockquote>
    <samp id="ae5go"></samp>
    <meter id="ae5go"></meter>
  1. <track id="ae5go"><label id="ae5go"></label></track>
        <tbody id="ae5go"></tbody>

        <label id="ae5go"><tr id="ae5go"><xmp id="ae5go">

      1. 首頁 > 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國家發改委:推動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儲能關鍵技術突破
        來源:21世紀經濟網 發布日期:2023/6/15 點擊次數:348

        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6月份新聞發布會。

        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技術,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圍繞強化技術攻關、開展試點示范、推動規?;l展、完善體制機制等,提出了重點發展任務和系列政策舉措,并持續推動這些措施落地見效。

        孟瑋表示,關于技術創新領域,一方面,我們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支持龍頭企業聯合行業優勢力量,推動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儲能關鍵技術突破。另一方面,批復建設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支持行業頭部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推動高功率密度電池等關鍵技術產業化和工程化。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技術創新取得長足進步,2021年底我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超過400萬千瓦。隨著電力系統對調節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開發消納規模不斷加大,尤其是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集中建設的背景下,加快推進先進儲能技術規?;瘧脛菰诒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國內風光電大基地建設的推進,因為風電波動較大,需要配套建設火電、儲能等設施。當前,國內儲能技術在不斷發展,但整體造價比較貴。

        比如,今年2月開工建設的通山抽水蓄能電站,投資規模超93億元,將在湖北通山新建4臺35萬千瓦可逆式發電機組,發揮大電網“穩定器”和新能源“充電寶”的作用。該抽水蓄能電站與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同期開工建設,該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主要用于消納金沙江上游水電和新能源。

        2022年7月份,我國首臺(套)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示范工程,在湖北省應城市開工,該工程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5億千瓦時,采用中國能建自主研發的大容量非補燃高壓熱水儲熱中溫絕熱壓縮技術,核心技術指標能源轉換效率達70%。所謂壓縮空氣儲能,就是利用低谷電將空氣壓縮存儲于洞穴中,在用電高峰時釋放高壓空氣做功發電,整個過程通過空氣的壓縮和釋放來實現電能的儲存和釋放。

        上一條: 國家發改委:將抓緊出臺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文件
        下一條: 產業集群中國行丨新晉百強縣四川射洪的產業發展路:緊抓鋰電機遇打造千億產業鏈